为深化校企地合作,推动产教融合,3月7日下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光海、广告设计专业主任邓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随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黄萍前往新都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锦门景区,开展访企拓岗活动,重点调研蜀锦蜀绣等非遗企业。此次调研旨在加强“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协同发展模式,推进蜀锦蜀绣等非遗项目的产教融合与产学合作,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实地调研: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调研团队先后参观了南方丝绸博物馆、蜀锦非遗工坊、蜀锦蜀绣大师工作室、天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以及成都漆艺卿玉蓉大师工作室。通过实地走访,团队深入了解了蜀锦蜀绣等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发展现状,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探讨了非遗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可能性。
座谈交流:共商产教融合新模式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锦门景区负责人吴金良详细介绍了丝绸小镇“非遗+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他表示,希望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同搭建设计平台,推进蜀锦操作人才培养、产品创新设计及新消费场景打造。同时,他还提出了将蜀锦蜀绣融入文化产业教育体系的设想,以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新都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小忠对校企合作表达了高度期待。他强调,双方应尽快落实产教结合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和学校主体的作用。他建议以锦门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于一体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动能。
学院赋能: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艺术设计学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产业园区发展赋能。未来学院将以项目为牵引、以合作为纽带、以人才共育为核心,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助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广告设计专业主任邓桦从教学实践角度提出建议,她表示,可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蜀绣内容,开展文创产品研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计划将蜀绣设计项目纳入毕业设计选题,引入真实项目订单,让学生参与从设计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提升实践能力,传承非遗文化,增强市场竞争力。
合作展望:共筑非遗传承新未来
此次调研考察活动为校地企三方搭建了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学院与企业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方向。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加强与新都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及非遗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校企携手共进,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此次访企拓岗活动不仅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校企地三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合作为纽带,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艺术设计学院 /文

